• Jul
    02
    2023年7月1-2日,国家商务部主办,浙江大学中国农村发展研究院(浙大“卡特”)和浙江大学中国新型城镇化研究院承办的2023年“非洲国家友好城市减贫发展研修班”开展未来社区与基层治理专题学习,并赴浙江省杭州市缤纷社区调研。本专题学习,由浙江大学公共管理学院长聘副教授、浙江大学中国新型城镇化研究院院长助理邹永华带队,浙江大学公共管理学院教授吴结兵进行主题分享,浙江大学中国新型城镇化研究院博士后宋阳,博士生仲妮,缤纷社区工作人员等陪同参观考察。7月1日上午,邹永华老师从中国的城镇化发展历程引入中国的城镇住宅现状,着重讲解了住房市场由社会福利制向市场化发展再到国家干预的新范式的变化历程,并向大家介绍了中国不同的保障性住房项目。通过邹永华老师的介绍,学员们深入了解了中国住房市场的政策变迁及其在不同时代背景下的重要意义。随后,在缤纷社区工作人员的带领下,学员们参观了缤纷会客厅、缤纷食堂、社区服务中心、综合治理中心、缤纷卫生服务分中心、缤纷健身中心、缤纷成长驿站。在邻里会客厅内,学员们参观了邻里话坊、社团孵化基地、亲子活动中心、阅读沙龙等,其中,学员们对缤纷智能乒乓体验项目展现出极大的兴趣,在缤
  • Jun
    30
    2023年6月30日,国家商务部主办,浙江大学中国农村发展研究院(浙大“卡特”)和浙江大学中国新型城镇化研究院承办的2023年“非洲国家友好城市减贫发展研修班”赴浙江省安吉县进行参观考察。此次考察,由浙江大学中国新型城镇化研究院董照樱子研究员带队,博士生张宏增,翻译人员张海玲和安吉县商务局的工作人员等陪同参观考察。本次调研围绕两山理念、绿色经济等主题进行了深入考察学习。本次考察的第一站在安吉县余村。安吉余村是“两山理念”的发源地,在两山理念的指导下,安吉余村的发展模式也从以开山采矿为主的工业经济转变为了以旅游业为主的绿色经济。在带队导师和当地讲解员的带领下,学员们参观了余村游客中心展厅、“两山大石碑”、乡村振兴一路同行数字经济馆。在游客中心展厅,讲解员对余村的发展现状和未来规划进行了详细的介绍,结合沙盘的展示,给学员们更加直观的认识。在乡村振兴一路同行数字经济馆,巨大的展屏展示了余村的数字化建设成果。在余村电影院,学员们观看了习近平总书记提出两山理念的纪录短片,结合讲解员的讲解,学员们对于绿色发展,协调生态有了更深刻的认识。接下来,一行人驱车参观大竹园村。大竹园村积极围绕绿色生态建设,
  • Jun
    29
    2023年6月29日,国家商务部主办,浙江大学中国农村发展研究院(浙大“卡特”)和浙江大学中国新型城镇化研究院承办的2023年“非洲国家友好城市减贫发展研修班”赴浙江省杭州市天目里和云栖小镇进行参观考察。此次考察,由浙江大学中国新型城镇化研究院院长张蔚文教授带队,研究院张永平研究员、宋阳博士后,博士生傅文艳和云栖小镇工作人员等陪同参观考察,本次调研针对杭州“城市大脑”、智慧社区建设等方面的先进理念和创新实践进行深入考察学习。早上,张永平老师展开了以“Smart City Planning and Inclusive Urban development”为题的演讲,老师通过视频短片对于本次演讲主题进行引入,直观清晰地讲解了技术创新与社会公正相结合对城市发展的重要性。讲座结束后,学员们都感到受益匪浅,决心将智慧城市的理念贯彻到自己的工作中,并为打造宜居、智慧和包容的城市环境不断努力。现场教学环节,带队老师们首先在天目里与学员们进行了以“参观创意街区,体验标志性的综合艺术公园”为主题的探讨。天目里作为充满创新和生活方式的理念下的建筑作品,展现了一个具有独特性的“城市空间”,展示了城市发展中创
  • Jun
    29
    党的二十大报告和2023年《政府工作报告》都强调“实施城市更新行动”。近日,多个地方相继出台城市更新相关文件,推动城市高质量发展。比如北京市提出“推动轨道交通场站以及周边存量建筑一体化更新”;杭州市提出“加快转变城市发展方式,系统推进城市更新”;郑州市则明确要求从七大方面着手推动城市有机更新。浙江大学中国新型城镇化研究院城乡融合发展方向带头人吴宇哲教授在接受中国经济时报采访时就提到,产业更新必须注重生产性服务业的发展。核心观点:在城市更新中,我们应该面向低碳绿色,改变以往“产业—人口—居住”的城镇化要素驱动模式,通过供地园区,吸引劳动力,从而转型为“居住—人口—产业”的创新驱动模式,通过好的居住环境,吸引更多优秀人才,从而实现产业创新。吴宇哲浙江大学公共管理学院教授浙江大学中国新型城镇化研究院城乡融合发展方向带头人中国经济时报:近日,杭州提出,从2023年6月12日起全面推进城市更新。您对通过产业更新、场景更新等打造现代化的宜居、韧性、智慧城市有何建议?可否结合杭州城市更新实践案例谈谈具体实施过程的经验?吴宇哲:城市更新首先应该是面向宜居的,满足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因此,在构建新发展
  • Jun
    28
    2023年6月28日,国家商务部主办,浙江大学中国农村发展研究院(浙大“卡特”)和浙江大学中国新型城镇化研究院承办的2023年“非洲国家友好城市减贫发展研修班”赴浙江省嘉善县进行参观考察。该项目的目的是为来自发展中国家的官员、研究人员和实践者提供一个平台,深入了解中国的减贫经验,并与当地专家和从业者进行交流与合作。浙江大学中国农村发展研究院(浙大“卡特”)和浙江大学中国新型城镇化研究院作为承办单位,致力于提供优质的学术和实践环境,以促进参与者的知识更新和技能提升。此次考察,由浙江大学中国新型城镇化研究院首席专家吴越教授进行主讲探讨,研究院院长助理徐元朔研究员带队,博士生李静媛、罗家扬、金羽珊,本科生李林澄以及嘉善基地工作人员等陪同参观考察。本次考察第一站由吴越教授在浙江大学智慧绿洲创新中心祥符荡科创绿谷与学员们进行了以“区域一体化合作促进友好城市减贫发展”为主题的探讨,创新中心副主任陈海祥出席并致欢迎辞。随后吴越教授从长三角一体化的基础、为何需要长三角一体化、如何实现长三角一体化、长三角下阶段的发展建议、科创引领下的城乡发展五个角度阐述区域一体化战略,总结了长三角一体化发展的过程、区域
  • Jun
    26
    2023年6月26日上午,国家商务部主办,浙江大学中国农村发展研究院(浙大“卡特”)和浙江大学中国新型城镇化研究院承办的2023年“非洲国家友好城市减贫发展研修班”在浙江大学紫金港校区正式开班。浙江大学公共管理学院院长赵志荣教授、浙江大学国际合作与交流处副处长艾妮出席开班仪式并致辞。浙江大学百人计划研究员、浙江大学中国新型城镇化研究院院长助理徐元朔担任本次研修班班主任,与百人计划研究员张永平、董照樱子等共同见证开班。本次仪式由浙江大学公共管理学院副院长、浙江大学中国新型城镇化研究院院长张蔚文教授主持。▲2023年“非洲国家友好城市减贫发展研修班”集体合影张蔚文教授首先介绍了出席开班仪式的领导、教师与学员,并宣布本次研修班开班仪式正式开始。随后,浙江大学公共管理学院院长赵志荣教授发表了热情洋溢的开幕辞,他对学员们的参与表示由衷欢迎,并期待学员们能够在研修期间学到丰富的实践与经验,未来为促进各自国家城市减贫发展做出贡献。接着,浙江大学国际合作与交流处副处长艾妮代表学校致欢迎辞。在热烈欢迎远道而来的非洲学员后,她介绍了浙江大学长期以来对国际合作的重视,并强调了该研修班对于促进非洲国家减贫发展
  • Jun
    08
    6月5日,全国哲学社会科学工作办公室公布了研究阐释党的二十大精神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立项名单,共135个项目立项。浙江大学-浙江移动数据智能与城市未来联合实验室副主任茅锐教授主持的“面向中国式现代化的城乡融合和区域协调发展研究”成为浙江大学获批立项的3个项目之一。茅锐教授是浙江大学-浙江移动数据智能与城市未来联合实验室副主任,公共管理学院党委委员、农业经济与管理系主任。他的主要研究领域包括农业农村发展、产业结构转型、农产品国际贸易,在《中国社会科学》《经济研究》《管理世界》等中文刊物与Economic Development and Cultural Change, Agricultural Economics, Food Policy等英文刊物上发表论文数十篇,出版中英文学术专著多部,主持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教育部重点基地重大项目等国内外课题数十项。研究成果被《新华文摘》和人大复印报刊资料全文转载近十次,多次获国家或省部级采纳与领导肯定性批示,获“黄达-蒙代尔经济学奖”、浙江省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等奖励。先后入选浙江省“万人计划”青年拔尖人才、教育部“长江学者奖励计划”青年学者等
  • May
    25
    2023年5月18日下午,应浙江大学求是特聘教授、建筑学科负责人、浙江大学中国新型城镇化研究院首席专家吴越教授邀请,美国艺术与科学院外籍院士、北京大学建筑与景观设计学院院长俞孔坚教授参加第72期浙江大学安中讲坛,为师生们带来题为《深邃之形:设计生态学的理论与实践》的学术讲座,并与研究院专家学者开展交流。浙江大学公共管理学院副院长、浙江大学中国新型城镇化研究院院长张蔚文作为圆桌对话嘉宾出席活动。参加圆桌对话的还有浙江省城乡规划设计研究院院长、浙江省人民政府参事、中国城市规划协会副会长陈桂秋,中国美术学院国际联合学院院长、中国建筑文化研究会副会长俞坚以及浙江大学城乡规划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总经理、中国城市科学研究会数治城乡专委会副主任委员张远景。活动回顾▲俞孔坚教授做《深邃之形·设计生态学的理论与实践》学术报告俞孔坚教授从“何为生态文明”和“如何定义美”两个问题切入,阐释了我国城市建设暴露出的一系列问题;接下来,通过丰富的学术研究和实践案例,围绕自然资产保护、生态仿生修复、海绵城市、韧性城市、乡村振兴、低碳建筑等方面进行了全面解读;最后,俞教授以“像国君那样思考,像农民那样行动”结尾,鼓励大
  • May
    12
    2023年5月9日,浙江大学2023年度智库建设工作会议暨国家高端智库重点研究课题申报动员会在浙江大学紫金港校区举行。浙江大学副校长、智库建设工作领导小组副组长黄先海出席会议并讲话。浙江大学中国新型城镇化研究院被评为2022年度浙江大学智库建设工作优秀组织单位。会上举行了2022年度浙江大学智库建设工作优秀组织单位颁奖仪式,黄先海副校长为优秀组织单位颁发奖牌。其它获评优秀组织单位为历史学院、光华法学院、公共管理学院、中国科教战略研究院、土地与国家发展研究院。
  • May
    04
    作为供给侧改革的实践,浙江省特色小镇诞生于推进经济高质量发展的现实需求之下,自2015年首批特色小镇创建以来,虽经历自上而下的持续规范纠偏,仍取得诸多有目共睹的傲人成绩。如今,全国特色小镇发展进入规范化轨道,但在高质量发展中的定位仍值得思考。全文如下特色小镇在高质量发展中的定位一、创新理念下的特色小镇浙江省经济总量处于全国前列,但是经济发展面临着结构性矛盾。从产业结构看,以纺织服装等传统产业为基本面的产业格局还没有根本打破,新旧动能转换的任务仍相当繁重;从发展空间看,一些粗放落后的市场主体挤占大量生产要素,提高资源环境水平的任务仍相当繁重;从区域结构看,区域发展差距较大,县域块状经济向都市区经济转型的任务仍相当繁重。因此,浙江省特色小镇实质上是一项产业政策,围绕支撑浙江长远发展的信息经济、环保、健康、旅游、时尚、金融和高端装备等七大产业,以及茶叶、丝绸、黄酒、中药、木雕、根雕、石刻、文房、青瓷、宝剑等历史经典产业,锁定“特而强”的产业主攻方向,打造企业创新和集聚发展的新平台,构建产业转型升级和空间布局优化的新形态。但在当前特色小镇实践中,不同于顶层设计中建立在传统块状经济或优势新经济基
  • Apr
    26
    由联合国主办、中国国家统计局与浙江省人民政府联合承办的第四届联合国世界数据论坛已于4月24日在浙江省杭州市正式开幕,国家主席习近平向论坛致贺信。 今日上午10:45-11:45,由研究院与联合国可持续发展解决方案网络TReNDS共同组织的平行会议(编号TA2. 03)成功举办。会议主题为“智慧城市的数据创新和多利益攸关方合作:全球案例研究”,主要以线上的形式进行,包含主题分享和观众互动两大环节。研究院院长、浙江大学-浙江移动数据智能与城市未来联合实验室(以下简称“联合实验室”)主任张蔚文教授就联合实验室这一智慧城市领域实践进行了经验分享。联合国可持续发展解决方案网络TReNDS研究经理Castelline Tillus首先代表会议主办方致辞,对本场会议主题、流程及演讲的四位嘉宾进行了介绍。她指出在城市层面的数据合作与创新在改善城市环境、指导城市决策方面具有重要意义。张蔚文教授率先进行主旨分享,她介绍道,社会科学研究的数字化转型与企业智力成果的产业化需求促成了联合实验室的成立。张教授展示了当前主要的以数据辅助政府决策的两种方式,分别是数据面板的动态展示及研究报告的产出。在运营过程中,联合
  • Apr
    24
    美国东部时间2023年4月7日至9日,第26届“哈佛中国论坛(HCCF, Harvard College China Forum)”在哈佛大学校园成功举办。本届论坛以“休戚与共、与时偕行”为主题,聚集商业、学术、政治领域的青年才俊与行业巨擘,共同搭建一个融会贯通的跨界讨论平台,探讨中国未来发展。浙江大学中国新型城镇化研究院首席专家吴越教授作为受邀嘉宾出席论坛并发表演讲。北美规模最大、历史最悠久的中国峰会哈佛中国论坛成立于1997年,是由学生组织的北美规模最大、历史最悠久的中国峰会。本届论坛设置了哈佛中国论坛——亚布力中国企业家论坛圆桌对话、赵家炉边谈话、国际关系主题论坛、可持续发展主题论坛、城市新常态与未来主题论坛、人才与科技主题论坛等十多个分论坛。同时邀请了国内外商、政、学届领袖共计70+演讲嘉宾,包括廖岷(中央财办副主任、财政部副部长),赵小兰(前美国劳工部及交通部部长、美国总统内阁首位亚裔女性阁员),姚明(中国篮球协会主席、前NBA全明星赛球员),约翰 · 桑顿(前高盛公司总裁),丁健(金沙江创业投资基金主管合伙人、2022年亚布力中国企业家论坛轮值主席)等。城市新常态与未来主题
  • Apr
    20
    2023年4月14日,浙江大学在北京发布了《乐活之城——中国新城新区人居环境报告》。发布会邀请了来自国家发改委城市与小城镇改革发展中心、中国社会科学院、北京大学、北京建筑大学、浙江大学的专家学者们。《乐活之城——中国新城新区人居环境报告》由浙江大学城市发展与低碳战略研究中心、浙江大学中国新型城镇化研究院与浙江凯投建设管理有限公司联合发布。报告主要执笔人、浙江大学文科领军人才、浙江大学中国新型城镇化研究院副院长石敏俊教授介绍了报告的主要内容。新城新区是城市发展和空间拓展的主要载体,也是新型城镇化的空间载体。中国新城新区主要有产业园区模式和地产开发模式两条建设路径,但存在着产城分离的问题,开发区起步的产业园区模式往往城市功能存在短板,人气和烟火气不足;土地开发先行的地产开发模式往往产业发展和人口集聚相对滞后。为了破解“产城分离”,我国提出了“产城融合”,强调“以产促城,以城兴产”,推动产业和城市融合发展。但“产城融合”的局限是见“产”见“城”却不见“人”,因此新城新区建设既要强调“产城融合”,还要城中有人,重视“产城人融合”。中国新城新区人居环境报告以“产城人融合”为逻辑起点,坚持以人民为
  • Apr
    17
    近日,浙江大学中国新型城镇化研究院团队在执行副院长张蔚文的带领下,参与国家发展改革委调研组在浙江为期三日的调研活动,随队前往浙江嘉兴、绍兴以及杭州等多地进行调研。本次调研由国家发展改革委规划司领导带队,浙江省发展改革委、浙江省委社建委、浙江大学中国新型城镇化研究院相关同志陪同,调研主题包括城乡融合发展、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科技创新、特色小镇以及未来社区等。研究院其他随行成员包括:百人计划研究员董照樱子,博士生潘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