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第33期数治城乡·圆桌研讨会丨联合实验室举行项目交流会

发布者:童炜锋发布时间:2023-12-07浏览次数:10

2023年12月5日中午,浙江大学-浙江移动数据智能与城市未来联合实验室举办第33期“数治城乡·圆桌研讨会”,交流联合实验室近期科研项目进展。浙江大学文科资深教授、经济学院院长张俊森及其团队成员,华东师范大学地理科学学院教授杨浩然,浙大公共管理学院百人计划研究员张衔春、邵立,浙大土地与国家发展研究院助理研究员李林林,浙江大学学生职业发展培训中心导师苏冬等专家受邀参会,联合实验室十余名成员出席。

首先,中国移动(浙江)创新研究院高级工程师、实验室副主任王晓亮介绍包括通信、时序、支出、社交、上网、终端、身份、位置等在内的中国移动数据能力全景,从数据获取渠道、数据处理、推断识别、数据种类等方面进行了介绍。当前移动总体数据包含个体级数据、记录级数据、统计级数据、维表级数据和外部数据五类,不同类型的数据在研究层面上具有不同价值。

王晓亮主任随后向大家介绍了浙江大学与浙江移动合作创建的科研数据平台——科研数智通。基于数据融合的思想,学者们可以在平台上进行数据探索和模型构建,既保护了数据的隐私安全,又能基于此进行科学研究。王晓亮主任介绍了科研数智通的实现原理和使用方法以及平台上的特色数据集,吸引了与会嘉宾的兴趣。

结合过往研究,王晓亮主任详细展示了手机信令大数据如何在学术研究和实践分析中发挥作用,体现了移动手机信令数据在特殊群体的关注、个体特征和空间信息上相比传统研究方法具有较大优势。

接下来,三位实验室成员分别向大家介绍了现有的研究开展情况,让与会者更加直观地感受到手机信令数据在其中发挥的作用。

百人计划研究员谢倩雯向大家介绍了儿童手表信令数据。基于儿童手表信令大数据,通过聚类算法识别儿童出行活动的时空特征和分布规律,分析影响儿童出行活动模式的环境及社会因素;再将大数据筛选和小样本电话调查结合,进一步分析儿童出行活动模式与身心健康的关系机制。

百人计划研究员董照樱子借助手机信令数据,通过旅行成本法进行公园价值研究,利用大数据大样本、即时性的优点,调查浙江省内居民的旅行行为。通过手机信令数据计算游客在景点区域内停留时间,可以更精确识别景区的到访游客,从而计算游客的旅行成本,进一步计算景区的价值收益。

李学文副教授介绍了当前研究中使用的大学生就业城市数据,通过将浙江大学毕业生数据与移动数据相结合的方式,进行大学生就业发展、双减后的大学生家教识别等研究。

随后,与会者对移动手机信令数据的使用展开了热烈讨论。张俊森教授指出,科研数智通在数据获取方面的全力支持为浙大师生提供了重要的资源和平台,浙江大学与浙江移动的此类合作有助于科研工作的顺利展开,双方应继续深化合作,共同致力于推动科研的不断发展,并为解决社会问题、推动科技进步贡献更大力量。


文字整理:张 宏 增

文字审核:沈 德 瑶

推送编辑:叶李智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