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10月31日中午,华东师范大学地理科学学院副教授胡国华应邀参加浙江大学-浙江移动数据智能与城市未来联合实验室主办的第29期“数治城乡·圆桌研讨会”,分享了主题为“利用多智能体模拟城市化进程中的小农决策行为与土地利用变化”的学术讲座。本次讲座由浙江大学公共管理学院百人计划研究员张永平主持,线上与线下同步进行,线下由联合实验室内部成员参与,线上通过腾讯会议举行,累计吸引近200人在线参与。
胡国华教授首先介绍了研究背景,有着“剑麻王国”之称的坦桑尼亚在过去20年中经历着快速城市化进程。包括中国在内的各国农业企业在坦桑尼亚投资建设剑麻工厂,不仅为其注入了人口和经济活力,也通过就业方式与经济结构的改变驱动着当地的土地利用景观变化。
以多年实地调查和访谈数据为基础,胡国华教授构建了当地小农户决策多智能体模拟模型,模拟了当地农户如何在城市化进程中参与剑麻工厂工作、开垦土地以及种植经济作物等行为。
最后,胡国华教授基于前述的多智能体模拟模型得出三个结果:(1)利用多智能体模型(ABM)可模拟小农户的动态、复杂和细微的决策过程。(2)阐明了当地的小农生计决策过程与土地影响,包括:人口格局变化;土地开垦、经济作物扩张、农业水平的提高;决策差异、收入差距增大等。(3)通过考虑土地、工厂劳动与生计决策行为之间的交互关联作用(intertwined effects),可探索工业化如何影响小农生计、改变土地以及它们之间的联系。
讲座结束后的讨论问答环节,参会观众积极互动交流,就农户收入公平性、坦桑尼亚实地调研对研究产生的影响、手机大数据与ABM相结合等方面进行踊跃讨论。
文字整理:肖 静
文字审核:沈 德 瑶
推送编辑:叶李智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