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杭城论道第五讲丨中国浦东干部学院焦永利教授:城市进化与智慧规划——现象、机理、策略

发布者:童炜锋发布时间:2023-11-23浏览次数:10

2023年11月22日,中国浦东干部学院焦永利教授应邀参加“杭城论道”学术沙龙暨“求是智库”系列讲座,分享了题为“城市进化与智慧规划:现象、机理、策略”的学术讲座。本次学术沙龙由浙江大学中国新型城镇化研究院院长张蔚文教授主持,研究院院长助理邹永华副教授、研究院特聘研究员宋阳博士后作为与谈人参与讨论。本次讲座线上线下同步进行,线下由研究院内部成员参与,线上于“浙大新型城镇化智库”同步直播,累计吸引近300人在线参与。

首先,焦永利教授以“未来城市:现象与想象”为切入点,提出未来城市正在引起广泛关注和深入思考。他列举了一些具有代表性的实践案例,如中国的雄安新区、谷歌未来城市、丰田未来之城以及沙特The Line等,这些案例都在经历着城市发展内在因素的结构性变化,包括新的技术支撑、营城理念、治理模式和关键“零部件”等。

焦永利教授


焦永利教授提到,未来城市是集合科技、产业、空间与治理的综合场景的涌现过程。他认为,探索未来城市需要进行“思想实验”,通过探索技术的空间可能性和社会愿景的塑造来推动城市的发展。中国发展未来城市具有新一轮科技产业革命、深度城镇化和制度优势等基础条件,这为新的城市物种的涌现提供了巨大的机遇。新一轮科技革命将打开新的城市营造想象空间,未来城市将融合新经济、新基建和新治理,实现整体进化,推进和引领这一进程需要思维的转变和理论的支撑。

在讲座第二部分,焦永利教授探讨了城市进化的规律和方向。他提出,城市与自然界生命体存在异同,城市在关键时期的战略选择对其发展走向产生重要影响。他回顾了营城思想的历史脉络,并介绍其著作《城市进化与未来城市》中对于六千年城市文明历史演进的概括与划分,分析提出城市进化的基本规律包括转录、突变、滞后、积累、跃迁等。并进一步提出城市进化分析框架,认为城市是生命体、有机体,其发展进化受技术基因与文化基因支配。

最后,焦永利教授分析了智慧规划的范式和路径。他认为,城市规划面临着新的任务,即加强“城市”研发,推动城市进化,要促进城市发展从“复制品”到“原创品”的跃迁。当前城市发展面临着系统提升、整体变革的进化机遇,需要城市基础研究和范式转变,发展城市规划领域的标准模型和统一场论,这一过程有两大基本路径:一是走出空间,二是回到空间。展望未来,新城市需要新理论、新规划、新方案。

分享结束后,与会嘉宾与焦永利教授展开了热烈的讨论。主持人张蔚文教授总结本次分享综合了历史、生态、物理等多学科的视角,对于城市建设发展提出了一系列学术问题和思考,并从社会实践出发,最终得出智慧城市范式和路径的思考。讨论嘉宾邹永华副教授从中国式现代化的未来城市发展应该结合科技革命、城镇化和制度优势的角度出发,探讨了城市发展的本体论和方法论问题。讨论嘉宾宋阳博士后向焦永利教授提出智慧城市建设是否具有过度客体化的问题,焦永利教授热情回应并进行了详细解答。

从左至右依次为:邹永华副教授、张蔚文教授、宋阳博士后


通过本次讲座,焦永利教授向与会者们展示了未来城市的现象和想象,强调了城市进化的规律和方向,探讨了智慧规划的范式和路径。他的演讲引发了大家对于未来城市发展的深入思考和讨论,为未来城市的建设提供了新的思路和启示。

文字整理:李 子 情

文字审核:沈 德 瑶

编辑推送:叶李智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