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杭城论道|中山大学张莉教授“新城建设与人口流动”

发布者:童炜锋发布时间:2020-08-21浏览次数:29


应浙江大学公共管理学院李学文副教授邀请,2020年8月17日(周一)19:30,中山大学国际金融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张莉教授通过腾讯会议平台分享了题为“新城建设与人口流动”的演讲。本次学术沙龙同时采用腾讯线上直播的方式进行,共吸引国内外近200人参与。



  张莉教授首先介绍了本研究的研究动机和背景。她指出城市化是我国目前经济发展的关键动力,而新城建设和人口流动分别是土地城市化和人口城市化的重要推动力量。在当前人口向城市大量集聚以及土地城市化快于人口城市化的背景下,理清新城建设代表的土地城市化和人口流动代表的人口城市化的关系无疑具有重要的意义。


  张莉教授的研究通过将中国流动人口动态监测数据(CMDS)与新城建设数据相匹配,实证检验了新城建设对劳动力流动决策的影响。研究发现新城建设可以提高人口流入的概率,而降低居住成本和增加工作机会是新城建设影响人口流动决策的两种作用机制。



  根据个体异质性分析结果,张莉教授指出新世代、子女随迁、农村户籍、高学历、高收入和跨省流动的流动人口更倾向于流入新城建设的城市;而区位异质性分析则表明新城建设的影响主要作用在东部以及位于都市圈的城市。


  通过对新城规划特征的考察,张莉教授发现总量上新城投资规模大的城市虽然在短期内可以吸引人口流入,但从长期来看,只有新城规划更有效率的城市才能够使得流入的人口有意愿真正居住下来。

 

  在介绍完研究内容和结果后,张莉教授总结道,本研究涉及土地城市化和人口城市化两大主题,对于中国城市化未来的推行方向具有重要的政策启示。其一,尽管可能存在推高政府债务、规划效率低等问题,但新城建设在承载人口方面也具有积极的作用。具体来说,新城建设可以通过降低居住成本和增加工作机会的方式吸引人口流入,成为城市间人才竞争的一大政策工具。其二,新城规划效率应该成为未来新城建设需要考虑的重要因素。一方面,目前在国家建设用地向中西部倾斜的背景下,东部地区的土地利用效率更高。这一现象在新城建设上同样也有表现,相比于中西部,东部地区的新城建设对流动人口的吸引力更大;另一方面,尽管总量上新城投资规模大的城市在短期内可以吸引人口流入,但从长期来看,只有新城规划更有效率的城市才能够使得流入的人口有意愿真正居住下来。国家在进行土地资源配置时应考虑人口与土地两大要素的相互匹配,做到土地供应方向与人口流动方向保持一致,通过土地的市场化配置实现土地资源使用效率的提升。


  最后,在讨论问答环节,针对人口流动产生的政策原因、研究中变量的选择等提问,张莉教授一一作出了详细回答。本次线上学术沙龙在热烈的气氛中圆满结束。


【主讲人介绍】

  张莉教授现为中山大学国际金融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主要从事区域与城市经济学、土地经济学、公共经济学等方面的研究。应用经济学系主任,经济学教研团队负责人,新加坡国立大学城市与房地产研究院访问学者,亚洲开发银行咨询专家、中国房地产中青年学者30人论坛成员(CRES30)、上海交通大学住房与城市建设研究中心特约研究员。在《经济研究》、《管理世界》、《经济学季刊》等重要期刊发表论文30余篇,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国家社会科学基金后期项目、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规划基金项目等课题十余项。


往期内容


第一讲 康奈尔大学贾攀乐教授 “交换条件、知识溢出与产业质量提升”

第二讲 康奈尔大学李善军教授 “从雾到霾:污染披露信息的价值”

第三讲 复旦大学王之教授 “中国工业用地出让市场”

第四讲 中央财经大学王伟教授 “中国城市的命运天平与城市更新的时代方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