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先海:疫情冲击下的中国经济如何破解困局?

发布者:童炜锋发布时间:2020-04-22浏览次数:8

时下,疫情影响下的中国经济走势受到公众高度关注,新冠疫情对本年度中国经济将会产生何种影响?中国经济长期向好根本趋势是否会改变?

最近,在浙江大学经济学院主办的一场公益精品直播课上,浙大经济学院院长黄先海给出了自己的解答。他以疫情冲击下的中国经济如何破解困局为主题,对疫情影响下我国经济发展作出科学研判,为提振经济、破解困境提出应对举措。


评估疫情背后的中国经济问题


自疫情发生以来,作为一名学者,黄先海一直在思考疫情背后的中国经济问题,他做客了浙江卫视《科学控疫情,统筹谋发展》进行解读,撰写的《全省稳企业防风险绩效评估报告》也得到了省政府主要领导的肯定性批示。

在此次直播课上,黄先海教授首先评估了疫情对我国经济的冲击程度。他研究认为,疫情冲击的静态影响是严重的,这将直接使得第一季度经济产生1%的负增长,相应的全年GDP自然增长率下降1.5个百分点,在4.5%左右;但如果在非常时期采取非常举措积极应对,今年的GDP增长率仍然有望达到5.6%左右,从而能完成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决战脱贫攻坚的预期目标任务,圆满收官十三五规划。


从三大层面提出应对之策


在直播课程中,黄先海就宏观经济、微观企业、个人行为等三大层面提出了应对之策。

在政府层面,黄先海认为可实施五大政策举措以推动宏观经济平稳有序运行。一是实施更加积极的财政政策,加大第一推动力的力度;二是稳健的货币政策要更加灵活适度,有效缓解融资难融资贵;三是以新基建”“新产业为抓手,挖掘强大新动能;四是有效扩大消费,激发巨大国内市场潜能;五是切实深化市场化改革,扩大高水平开放。

突如其来的疫情冲击打乱了企业发展的节奏,直接引发了中小企业的生存危机,黄先海针对微观企业面临的困境提出四大战略应对:以活着为最基本战略,以创新为重要发展路径,以供应链强化为有效策略,以劳动生产率提升为最高战略。

疫情影响下,作为个人主体的行为选择,黄先海教授提出他的建议。他指出在个人行为方面,要强化科学精神与专业水平、生命价值与健康意识和创新理念和逆商水平。


来源:钱江晚报·小时新闻

发表于:2020313


投稿邮箱:ciu_zju@zju.edu.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