县城视界|走进县城看发展:广西北流

发布者:沈德瑶发布时间:2022-08-19浏览次数:6


图片

县城是我国城镇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城乡融合发展的关键支撑,对促进新型城镇化建设、构建新型工农城乡关系具有重要意义。6月8日起,中央广播电视总台央视新闻频道推出《走进县城看发展》特别节目,探寻不同县城因地制宜、各具特色的发展路径,总结可供借鉴、值得推广的经验做法,展现富有底蕴、记住乡愁的人文风貌。

8月19日,节目组介绍了广西省北流市。北流市,是地处广西东南部的县级市,由玉林市代管,总面积2452平方公里,因境内圭江自南向北流而得名。北流市既属于北部湾经济区,又毗邻粤港澳大湾区,是东部产业转移的重要承接地。近年来,北流经济综合实力稳居广西前列。2018年10月,北流市入选全国投资潜力百强县市;2019年成为中国西部百强县市;2020年被评为2019年度广西高质量发展先进县 。

党的十八大以来,北流市坚持新发展理念,推动实现高质量发展,在持续做大经济总量的基础上,不断提升制造业发展水平,推进传统轻工业自动化和智能化升级,培育装备制造业壮大。目前,北流市各类企业总量超过2100家,成为北流市经济保持持续活力的重要因素。

2021年,北流市年末常住人口121.58万人,其中城镇人口58.3万人,占常住人口比重(常住人口城镇化率)47.95%。2021年,北流市实现地区生产总值388.41亿元,三次产业结构比重为18.1:32.5:49.4;全年全体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33448元,其中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42830元,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1148元,城乡居民收入比为2.03。



01 “筑巢引凤”助推经济发展

近几年,北流借力大湾区的快速发展,在人力、金融服务、政策上等给出诸多优惠政策,承接广州、深圳等地产业转移。例如,对返乡创业的企业,北流政府在融资方面给予了2%的贴息优惠;提供出口退税的三至五天全流程服务等。

从玩具、服装到小家电、电子设备,近年来,北流市轻工业蓬勃发展,形成了丰富的产品种类,并且越来越多的传统产业正逐步迈向自动化、智能化。北流的工业生产从低附加值产品向高附加值产品不断升级,并探索向“北流创造”的迁跃。以咖啡机制造企业为例,超过四成的关键零部件都由企业自主生产,其它零部件则来自园区的相关制造企业。在某家模具生产企业,可以根据客户的要求,通过3D构图设计、数控车间制作、产品生产测试等环节,生产出小到激光配件、大到汽车部件的模具,在下游的制造业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毗邻大湾区,面向北部湾,近年来,北流市正不断发挥区位优势,创造良好的投资营商环境,建设“两湾”产业融合发展先行试验园区,承接东部产业转移,为北流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注入持续动力。目前,北流市现有工业企业2100多家,从2017年起,北流连续5年入选中国西部百强县。

图片

02 现代科技赋能传统产业

北流的陶瓷文化从夏商延续至今,已有4000多年的历史。目前北流是我国的日用陶瓷生产基地之一,大部分陶瓷生产已经实现了全自动化。通过自动成型、快速干燥、自动脱模、洗边、二次干燥为一体的自动化工序,劳动效率提高了,也大大降低了噪声和粉尘污染。

除了日用陶瓷生产,近几年来,在高科技陶瓷的研究上,北流也有一些成果,如运用在海绵城市建设中的透水瓷砖、用于养鱼的微纳米生物陶瓷、用于食品和水质安全检测的纳米陶瓷探针等。正逢暑期,陶瓷小镇里也开展了一些青少年研学活动,学生们走进陶瓷博物馆、陶瓷文化街、陶瓷制作室、科技陶瓷实验室去了解北流陶瓷4000多年的发展史,以及传统陶瓷产业向高科技的转型。总体上,北流的陶瓷工业在向艺术化、自动化、科技化发展。

图片

03 特色农业搭上电商“快车”

百香果保质期长、运输要求不高,非常适合电商销售。因此,2014年开始,当地积极探索“电商+生产基地+农户”模式,来推动百香果销售。政府直接和果农签订兜底保价收购百香果合同,确保果农能卖出好价格;电商进农村也给果农们开辟了销售的新渠道,打通乡村振兴的“最后一公里”。当地电商大多以销售百香果起家,这几年北流电商在全国百香果电商销售量一直保持前列,市场占有率最高时候达到90%,现在仍有60%以上。

目前,北流百香果种植面积超10万亩,年产值8亿多元;已建成百香果深加工企业6家,年生产果汁、饮料等产品产量3万多吨,年产值11亿多元。当然,北流市除了百香果之外,北流荔枝、番石榴、龙眼等优质农产品的产销量也是在逐年递增。

04 升级空心村带动乡村振兴

近年来,北流大力发展乡村振兴,对一些闲置的旧村房屋和土地进行改造升级再利用,将一些老房屋改造成共享农庄、画室、艺术工作室等,留住了乡愁,也吸引了很多原先外出务工的年轻人回乡创业。

目前,北流拥有特色旅游景点20多处,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示范点2个,成功创建广西特色旅游名县,逐渐形成乡土气息浓郁的乡村旅游休闲度假带。

图片

05 专家点评

浙江大学中国新型城镇化研究院副院长 张蔚文将北流发展的借鉴意义总结为:北流市的发展,得益于其“跳出县城看县城”的战略眼光以及“不甘人后、敢于担当、勇争一流”的北流精神。其发展经验对于一些区位和产业基础较好、处在城市群都市圈辐射范围内的“专业功能型县城”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

第一是主动融入新发展格局,千方百计承接产业和人口转移。近年来,北流围绕“东融”开放发展战略,主动对接融入大湾区,成为东部产业转移的重要承接地。从空间载体上看,北流市将工业园区作为招商引资的重要平台,并围绕大湾区、长三角产业专业镇制定产业图谱。从政策保障上看,北流市持续改善营商环境,对招商企业实行全程“一对一”的保姆式服务,并在融资、退税等方面出台大量优惠政策承接产业转移,吸引了大批青年人返乡创业,也为当地人提供了大量的就业岗位。

第二是立足工业兴县强县,大力推动产业发展智能化和现代化。北流市坚持把轻工业作为工业振兴发展的主引擎,并持续推进传统产业向智能化、自动化转型升级,大大提高了企业的生产效率,节约了人力成本。北流的工业生产从低附加值产品向高附加值产品不断升级,正在探索从“北流制造”到“北流创造”的转变。

第三是锚定全域乡村振兴战略、持续推进农业发展和农民富裕。数字化时代为农业和农村的发展提供了技术红利。为打通乡村振兴的“最后一公里”,北流市积极推动“电商进农村”项目,不仅提升了果农的收入,还为他们开辟了销售的新渠道。在体制机制改革层面,北流是全国33个土地制度改革试点地区之一,通过“农地入市”改革,唤醒农村闲置土地资源,推动了土地集约利用,撬动了产业的发展,使村民实现了在家门口就近就业,推动了人口、资源、资本、服务等要素的城乡双向流动。


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