县城是我国城镇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城乡融合发展的关键支撑,对促进新型城镇化建设、构建新型工农城乡关系具有重要意义。6月8日起,中央广播电视总台央视新闻频道推出《走进县城看发展》特别节目,探寻不同县城因地制宜、各具特色的发展路径,总结可供借鉴、值得推广的经验做法,展现富有底蕴、记住乡愁的人文风貌。
9月30日,节目组介绍了湖南省郴州市桂阳县。桂阳县地处湖南南部,属丘陵地带,是郴州市面积最大、人口最多的县。因金、银、铜、铁、铅、锡、煤炭、水晶等储量丰富,桂阳也被誉为“八宝之地”。近些年来,桂阳抢抓融入粤港澳大湾区机遇,积极发挥“毗邻广东、靠近港澳”区位优势和资源禀赋优势,大力发展家居智造、有色金属、电子商务等产业,经济社会一直保持平稳较快发展的良好态势,连续六年保持湖南省全面小康经济前十强。
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数据显示,桂阳县常住人口为70.94万人,位列郴州人口数第一。2021年,全年全县地区生产总值413.13亿元,比上年增长8.8%。在人民生活和社会保障方面,桂阳县2021年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41444元,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24904元,城乡收入比为1.66。
01 融入大湾区,争创“全国百强县”
在承接粤港澳大湾区产业转移升级的东风下,桂阳立足区位优势和资源禀赋,主动对接粤港澳大湾区,在发展战略全局中找准自身定位,加快推进全县各产业高标准建设、高质量发展。桂阳县根据自身产业结构特点,围绕“七大百亿产业”,以家居智造、有色金属、新能源新材料等为主攻方向,聚力招大引强、集群集聚,形成了以桂阳高新区、家居智造产业园、有色科技产业园、创新创业园为代表的“一区三园”格局。
目前,全县招商引进的项目有80%以上来自大湾区,客商在这里投资兴业,成为新郴商的一员。全县现有各类企业210家,其中规模以上企业97家。2021年,桂阳高新区完成税收10.64亿元,增长24.59%;实现技工贸总收入700.05亿元,增长17.9%。
02 历史文脉融入现代发展,县域经济稳步提升
桂阳县古韵新生,这得益于其在城市化进程中秉持“既要守住历史的根,又要传承文化的魂,还要注入现代活力”的核心理念。当前,桂阳县正通过融合发展“古色+红色+绿色+蓝色”四色旅游,让千年古郡展露新颜,谱写华美新篇章。
深挖古色文脉,活化千年古郡。为了重现“千年古郡”的古风遗韵,桂阳县投资5亿元修建了集大汉郡城、蓉湖游园、东塔岭三部分组成的桂阳文化园,所有建筑全部为仿古式,彰显了桂阳作为秦汉46郡之一的独特魅力;建好红色阵地,打响红色品牌。桂阳立足底蕴深厚的本土文化,大力挖掘红色旅游资源,打造了包括夜宿梨山在内各具特色的“一馆两线七个基地”,确保红色故事“讲得活”,红色资源有“生机”;推动绿色发展,激发全新动能。为了推动绿色生态旅游的发展,桂阳县首先做“优”顶层设计,为其发展绘就了一幅崭新蓝图,编制了《桂阳县百亿文化旅游产业创优发展三年行动计划》和《桂阳县打造传承红色基因推进绿色发展项目建设三年行动计划》等指导文件。做“亮”蓝色业态,构建立体格局。优越的地理位置和气候条件,也使得桂阳极具通航产业发展的潜力。依托北湖机场、仁义机场,以通用航空运营服务为牵引,桂阳县着力打造桂阳翔龙通航飞行营地。
桂阳通过“古色+红色+绿色+蓝色”四色旅游融合发展,盘活文化资源,创新文旅产业体系,旨在打造“千年古郡•湘南红休闲旅游目的地”、建设国家旅游示范县。2021年,桂阳旅游跻身全市第一方阵,截至12月,接待游客563.34万人次,同比增长24.27%,实现旅游综合收入48.37亿元。
03 专家点评
特约评论员 杨禹对桂阳县的发展做出了解读。
第一,努力培育新动能。首先,桂阳在乡村发展、产业转型升级、城镇建设等等各个方面全方位地培育新动能。这些各自成长起来的新动能,彼此之间也在互相支撑、相得益彰。另外,桂阳的培育新动能并不是简单地把过去的传统丢掉,而是基于过去的根基之上继续生长,与现代发展之间有机结合。
第二,努力融入粤港澳大湾区的前进之中,这也给桂阳的发展插上了新的翅膀。桂阳紧邻粤港澳大湾区,大湾区近些年的快速发展带来的机遇不仅是地理范围之内,而正在以多样的方式向周边扩展。桂阳主动地融入大湾区,特别是在营商环境的建设方面。桂阳既立足于自身的地理空间、经济空间,同时也在更广阔的空间中谋划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