县城是我国城镇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城乡融合发展的关键支撑,对促进新型城镇化建设、构建新型工农城乡关系具有重要意义。6月8日起,中央广播电视总台央视新闻频道推出《走进县城看发展》特别节目,探寻不同县城因地制宜、各具特色的发展路径,总结可供借鉴、值得推广的经验做法,展现富有底蕴、记住乡愁的人文风貌。
9月16日,节目组介绍了吉林省抚松县。抚松县位于吉林省东南部,地处长白山脚下,松花江源头。县域面积6159平方公里,全县森林覆盖率高达87.6%,是一座拥有“林海参乡”美誉、一年四季都值得来看的边境小城。党的十八大以来,抚松县努力探索绿色转型发展之路,持续壮大以人参医药产业、旅游现代服务业为主的绿色产业体系,实施“生态强县、产业富县”的发展战略。
根据第七次人口普查数据,截止2020年11月1日零时,抚松县常住人口217252人,常住人口城镇化率为77.83%。2020年抚松县生产总值为107.09亿元,城镇、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分别为26268元、16327元,城乡居民收入比为1.61:1。
01 厚植绿色发展根基
吉林省抚松县是人参的主产区,全国人参80%的交易量在抚松完成。为了保护森林,当地在十余年前不再允许种植户伐林种参。人参“下山”走向田地,在非林地里安下家。当地不仅重点推广人参标准化种植,在人参原材料上保质保量,同时在拉长人参的产业链上下功夫,通过原材料深加工,变身为800多种产品,不断提高了一颗人参的附加值。比如科研人员提取了人参最有价值的活性成分“人参皂苷”,以运用于药品和保健品生产。如今,全县20%以上人口直接从事人参产业,形成了500余家企业的产业集聚效应。从散户散客到批发市场、从集中销售到仓储服务、从线下经营到电商直播……抚松人参交易在新兴媒体支持、金融机构合作的创新模式中不断扩大市场占有率。
02 做好生态大文章
抚松县是长白山的生态屏障。这个人口不到22万的小县城有着超过52万公顷的森林面积,人均森林面积高达2公顷。抚松原本是国家木材采伐基地,但从2015年开始全面禁止了商业砍伐,而是转向封山育林和植树造林。成片的森林成为抚松县的金名片,林下经济也成了县城的支柱产业。此外,清亮的山泉水是抚松另一个珍贵的自然资源。松花江上游两岸森林密布,分光旖旎,河流水质常年在二类以上,得益于抚松县禁止工业入驻,从而守住了生态红线。春天赏花,夏天避暑,秋天吃菌,冬天滑雪。2021全年有70多万名游客走进抚松,其中55万人体验滑雪项项目,着实让冰雪冷资源变成了热产业。
03 专家点评总结
中共中央党校(国家行政学院)教授洪向华就吉林省抚松县的高质量发展之路,为县域经济的发展提供了三条值得借鉴的重要经验:
一是坚持生态优先绿色发展,是实现山区县县域经济发展的必由之路。吉林省抚松县位于长白山核心区,有着10万公顷的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森林覆盖率达到了87.6%。依托宝贵的自然资源,抚松县坚持生态强县的发展理念,把生态优先、绿色发展转化为群众幸福生活的实践。绿水青山住,幸福随之来。
二是做大优势产业,是县域经济发展的重要途径。产业和企业是县域经济发展的核心支撑。产业强,企业强,则县域经济强。抚松县具有得天独厚的人参种植地理条件和历史传统。近年来,抚松县以振兴人参产业为己任,秉持生态优先、绿色发展的理念,全力做强、做优、做大以人参为主的医药健康产业,积极构建了参旅融合发展的新模式,弘扬人参文化,打造县域经济发展的新引擎。
三是绿色变真金,白雪换白银。一个地方的发展离不开当地资源的支撑,抚松县以冰雪娱乐、冰雪体育、冰雪文化为目标,开发了冬泉康养、森林戏雪、长白山赏雪等旅游产品,形成了“观天池,戏冰雪,赏雾凇、泡温泉”的冰雪旅游路线和产业集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