县城是我国城镇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城乡融合发展的关键支撑,对促进新型城镇化建设、构建新型工农城乡关系具有重要意义。6月8日起,中央广播电视总台央视新闻频道推出《走进县城看发展》特别节目,探寻不同县城因地制宜、各具特色的发展路径,总结可供借鉴、值得推广的经验做法,展现富有底蕴、记住乡愁的人文风貌。
7月1日,节目组介绍了浙江省湖州市德清县。德清取名于“人有德行,如水至清”,它位于长三角腹地,东望上海、南接杭州,地理位置得天独厚。党的十八大以来,改革与创新成为德清在发展道路上新的“金名片”。截至目前,德清共承接了218项省级以上改革试点任务,众多改革经验在浙江省乃至全国推广。与此同时,众多新兴产业也在德清落地生根,为这座小县城的发展注入活力。
2021年,德清常住人口55.3万人,城镇人口34.5万人,城镇化率为62.4%;地区生产总值615.5亿元, GDP两年平均增长5.6%;全县全体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57837元,其中城镇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68619元, 农村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42548元,城乡收入比为1.61。
01科技赋能新兴产业
2022年5月20日,联合国秘书处在中国设立的首个直属机构——联合国全球地理信息知识与创新中心,落户在德清地理信息小镇。
地理信息小镇的建设始于2011年,正在推动产业转型升级的德清县几经调整,将目光聚焦在地理信息这个新产业上,建立浙江省地理信息产业园。同年7月,联合国专门成立全球地理信息管理专家委员会,促进全球地理信息管理的协调发展。到2012年5月,联合国统计司、原国家测绘局、浙江省人民政府三方签署协议,将联合国地理信息专家管理论坛会址落户浙江省地理信息产业园。2018年,在特色小镇建设热潮中,德清在产业园基础上创立了地理信息小镇,并承办首届联合国世界地理信息大会。2019年起,德清地理信息小镇连续三年成为浙江省级特色小镇亩均效益“领跑者”。2021年,小镇营业收入已达260多亿元,展现出了德清不断迸发的创新与活力。
02 传统产业绿色转型
十几年来,德清不仅大力发展新兴产业,还坚持绿色发展,通过改革创新实现传统产业的迭代升级,在青山绿水间书写着新的发展故事。
作为德清曾经的支柱产业,建筑石矿开采让百姓收获了短期的经济效益,但也给生态留下了长久的疮疤。党的十八大以来,随着绿色发展理念深入人心,德清陆续出台一系列措施关停矿山、修复生态。与此同时,当地也把经济发展的新方向落在了一度不被重视的钢琴产业。现在,德清已经有100多家钢琴相关企业,年产值超20亿,钢琴产量占到了全国的1/7,是长三角最大的钢琴产地。
德清的另一个传统产业——珍珠养殖,也曾付出了极高的环境代价。近年来,德清大力升级珍珠养殖产业,不再单纯追求产量,而是在珍珠产业的创新提质上下功夫。如今,依靠研发相关美容护肤产品,德清30多家珍珠企业的年产值超过了70亿元。
近几年,德清还通过“生态补偿”、“低碳码”等激励机制,推动传统产业向着绿色方向发展。木皮市场升级成了健康家居;机械制造从高能耗、高污染转型为低碳环保;新型建材等生态型产业也正迅速崛起。
03 绿水青山留住人才
“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发展理念不仅为老产业带来了新发展,也给德清带来了新职业。凭着“绿水青山”,德清如今登记在册的民宿有850多家,民宿成了实实在在的富民产业。为此,德清还制定了民宿标准,创造了“民宿管家”,成为了今年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对外公布的18个新职业之一。
而且,近年来露营近郊游特别火热,吸引大量来自省外甚至国外的年轻大学生从事与露营相关的业务,如开咖啡店、经营帐篷、办乡村音乐会……人才是乡村振兴的关键一环,德清的绿水青山变金山银山,不再单纯的停留在“票子”阶段,而是吸引了越来越多的国内外的年轻人在这里投资、创业,“山中青年”济济一堂,为德清的高质量发展注入了动力。
04 专家点评
浙江大学中国新型城镇化研究院副院长 张蔚文将德清改革与创新的经验总结为以下三点:
第一,坚持绿色导向,推动传统产业转型。建筑石矿开采和珍珠养殖都曾经是德清的支柱产业,给当地带来了稳定的经济收益。但随着国内环保形势越来越严峻,这种高污染、高能耗、粗放型的传统产业亟待转型升级。德清通过关停矿山、延长珍珠养殖产业链等举措,在淘汰落后产能、整治“低小散”企业的同时,推动传统产业与战略性新兴产业紧密结合,实现了传统产业的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发展。对于我国很多专业功能型的县城来说,也应充分借鉴德清经验,把生态优先、集聚集约作为传统产业转型升级的基本要求。
第二,强化创新驱动,培育新兴产业集群。德清敢为人先,在零产业的基础上,抓住国家布局地理信息产业的机遇,花10年时间,从无到有打造了一个“地理信息小镇”,与移动互联网、大数据、云计算等新一代信息技术深度融合,形成了一流的地理信息产业集群。科技创新,是德清新兴产业发展的“第一动力”。通过抢占地理信息产业的技术高地,德清已经形成了全国性乃至世界性的产业影响力,并持续地引导高成长性、高科技型的中小企业,以产业链的形式集群发展。一方面,这推动了更多创新成果迅速转化为生产力,降低了集群内单个企业的创新风险和成本;另一方面,也助推德清不断优化创新载体,提升产业长效的综合竞争力。
第三,立足绿水青山,提升县城人居品质。当前,我国很多县城、中小城市的发展中,都面临“留不住人”的问题。尤其是年轻人,出于对工作机会、以及生活品质的考虑,往往都并不愿意留在家乡。而德清发展中,有一条重要的启示,就是用绿水青山留住人。比如,依托优越的自然环境,落实乡村振兴战略,大力支持民宿产业发展,吸引年轻人回乡创业;再比如,在基础设施、公共服务等方面,向大城市靠拢,为年轻人提供健身房、舞蹈室和音乐会。虽然是县城,但也为年轻人们提供了精致、绿色的“城市型”生活,极大改善了县城年轻人口流失的现象。对于我国大部分县城来说,应搭上乡村振兴和县城补短板强弱项等政策的顺风车,提升自身的人居环境品质,让人能在县城中舒心生活、顺心工作、安心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