县城视界|走进县城看发展:湖南浏阳

发布者:童炜锋发布时间:2022-06-22浏览次数:0


县城是我国城镇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城乡融合发展的关键支撑,对促进新型城镇化建设、构建新型工农城乡关系具有重要意义。6月8日起,中央广播电视总台央视新闻频道推出《走进县城看发展》特别节目,探寻不同县城因地制宜、各具特色的发展路径,总结可供借鉴、值得推广的经验做法,展现富有底蕴、记住乡愁的人文风貌。

6月22日,节目组介绍了湖南浏阳。浏阳为湖南省辖县级市,由长沙市代管,地处湘赣边界,是省会长沙副中心和湘赣边区域性中心城市。浏阳作为一个山水小城,不仅发展出电子信息、生物医药为主导产业的千亿园区,在绿色发展上也得到了“一河诗画”的美称。

浏阳市面积5007.75平方千米,粮食种植面积118.93万亩;人口方面,2021年浏阳常住人口18.73万人,其中城镇常住人口为8.68万人,城镇化率46.34%;经济与社会发展方面,全市实现地区生产总值1616.6亿元,城乡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49503元,其中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40758元,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56507元,城乡收入比为1.38。


01 山水浏阳

为人所熟知的经典旋律《浏阳河》传唱的就是这座城市的母亲河,浏阳也如歌中所唱,境内遍布着九曲蜿蜒的河水和层峦叠嶂的山脉,但也曾一度致使这里的居民深陷贫困。近年来,浏阳因地制宜闯出新路,打造山水相依的美丽浏阳。深度开发被誉为“湘东绿色明珠”的大围山国家森林公园,吸引源源不断的游客前来生态观光、避暑疗养、户外拓展,依靠生态建设助推旅游康养产业发展,带动附近四个乡镇走上了致富路,最终实现贫困山城的精彩蝶变。



02烟火浏阳

浏阳已有一千多年的烟花爆竹生产历史,是全国有名的“花炮之乡”。如今,在保留、保护传统优势产业的基础上,浏阳积极寻求新的经济增长点。2021年,浏阳市实现工业增加值增长6.7%,在规模工业企业中,生物医药企业产值增长8.1%;智能装备企业产值增长11.2%,如今两大新兴支柱产业为烟火浏阳的再次灿烂注入无限活力;坐落在长沙与浏阳之间的浏阳经开区实现了16.6%的工业增加值增长,已发展成电子信息、生物医药为主导产业的千亿园区。此外,浏阳正以经开区和高新区为基础打造金阳新城,进一步推动产业与城市融合发展战略。



03 专家点评

中国城市和小城镇改革发展中心城市战略部主任 荣西武认为:从山大沟深的国家级贫困县到快速进入全国百强县前列,浏阳市的很多发展经验值得其他地区学习借鉴,最重要的有三点:

一是勇于探索,不等不靠闯新路。为了尽快摆脱贫困,浏阳市重点做了两件事。第一是修路求变,这是一件对浏阳市日后经济快速腾飞具有决定性意义的大事。浏阳市通过自筹资金修建了319国道浏阳段,畅通了(浏阳)西乡(片区)和长沙的联系。第二件是筑巢引凤,在319国道开通以后,浏阳市马上启动了经开区建设,现在经开区已经发展成为以电子信息、生物医药为主导产业的千亿级园区,是浏阳跻身全国百强县的核心支撑。

二是善于转化,聚焦优势谋发展。浏阳市重点推进了两个转化,一个是推动文化资源产业化。通过深度挖掘浏阳“花炮之乡”的品牌价值,浏阳市创新推出一系列文化产品,建成了“一河两岸”滨河文旅产业带。另一件是推动生态资源产业化,依托大围山等优质绿水青山资源,浏阳市积极发展生态观光、康养、医疗、休闲度假、户外拓展等新业态,走出一条两山转化的“浏阳路径”。

三是注重坚持,围绕“一体两翼、一河两岸”持续发力。一任接着一任干,不动摇、不懈怠、不折腾,确保了浏阳发展的持续性、稳定性和高效率。浏阳能用不到30年时间实现从贫困县到全国百强、十强的华丽转身,其关键原因就在于不等不靠闯新路,聚焦优势谋发展,一张蓝图绘到底。